堅持學科融合:實現教育新的生長和跨越
11月5日下午,我校舉行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:《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語文與地理融合教學實踐研究——以詩詞地理現象教學為例》開題報告會。
會議邀請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地理教研員、中學地理正高級教師、廣東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施美彬老師,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育碩士(政治)導師組組長鄺麗湛教授,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語文學科教研員王惠博士等擔任評議專家。廣東華僑中學李子良校長、何慶輝副校長,地理學科林青科長、語文學科李揚科長以及課題組成員等共同參加了會議。報告會由教研處副主任陳春芳主持。
首先,李子良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辭,他向三位專家介紹我校發展概況和教育科研情況,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與由衷的感謝。何慶輝副校長表示學校全力支持學校老師的課題研究,并提供充分保障。
經與會專家討論,一致推薦施美彬老師擔任專家評議組組長。施老師宣讀了課題立項通知書,并主持開題報告各項議程。
課題主持人陳傳飛老師作開題報告,向專家組和與會的老師們深入細致地介紹了課題提出的背景、研究的意義、概念的界定、理論依據、研究目標、研究內容、研究思路、實施步驟以及課題研究分工和預期研究成果等。
陳傳飛老師在開題報告中指出:堅持學科融合,教學才會有更大的突破,并實現新的生長和跨越。通過融合教學,才能真正拓寬學生的學習路徑,并培養出無愧于時代的創新人才。學科融合是教育教學的理想境界和必然選擇,也是教師應有的學科素養和品質追求。學科融合模式打破傳統學科的壁壘和界限,使課程資源、課程要素產生聚焦效應,促進了教學方式、學習方式的變革,實現了學生“多樣的學習體驗和豐富的學習經歷”。
他提到:“詩詞地理融合教學,是課題組老師們跳出個人教學的舒適區的第一步,可以讓我們從語文或地理的圍城里向外張望,慢慢觸摸到其他學科,從而避免學科單向度發展的特點。在培養更加‘全面的人’的同時,也使我們自己成為‘更全面的人’。”
三位專家就課題的選題、課題的研究與實施、課題成果展示等細節方面進行了指導、建議,為課題組成員的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。
王惠老師首先分享了她的在文學研究領域進行融合研究的寶貴經驗。她認為,跨學科融合教學有一定的基礎,在中小學領域有進一步實踐的必要。她建議課題組在落實兩個學科素養上再做一些深入研究,在詩詞求美的維度和地理求真的維度做更好的融合。
王惠老師作點評
鄺麗湛教授認為課題選題新穎、思路清晰,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。她建議進一步聚焦核心問題,深入探討為什么要融合,怎樣融合,扎實推進課題研究。
鄺麗湛教授作點評
施美彬老師對課題研究寄予高度評價,并從課題研究的技術路線層面給予了具體指導。同時,他指出課題研究也承載了學校發展目標,要高定位,形成有質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。
施美彬老師作點評
專家們的點評直接到位,對課題的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,使課題組成員對課題核心概念及研究的方向有了更明確的認識,對課題研究的重點環節和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把握。
陳傳飛老師代表課題組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,對課題組全體老師提出了殷切希望,鼓勵老師們以此次開題報告會為契機,在專家的引領下,潛心教研。課題組成員接下來將精誠合作,優勢互補,明確分工,發揚團隊精神,認真、務實地開展好課題研究,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實力,通過學科融合教學實踐,努力實現教育新的生長和跨越。